简介:2024年7月31日-8月2日,“E赴南洋”清华大学暑期赴新马印调研的11名同学前往马来西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
活动介绍:
2024年5月31日是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日,这一重大时间节点标志着中马友好关系进入新时期。马来西亚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东南亚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自中国与马来西亚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同时马来西亚也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马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经贸往来、教育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持续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6月19日李强总理在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招待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要“深化交流互鉴,厚植人民相亲基础。共同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拓展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为响应国家战略,推动中马人文交流,帮助中国青年更深入地了解马来西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马来西亚的青年学子提供了解中国、了解清华的机会,从而进一步促进中马两国青年之间的友好往来,清华电子工程系“E赴南洋”新马印实践支队于2024年7月31日前往吉隆坡展开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
参观文化传承,维系马中纽带
1.参观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2024年8月2日上午,支队成员们参观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中马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两国间的紧密关系,也激发了这些青年学者的使命感。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支队成员们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他们将致力于在校园内外传播中马友好的理念,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国际经历,促进两国青年间的互动与理解。
▲ 支队参观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2.参观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
2024年8月2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系新马印海外实践支队参观,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博物馆于2012年开馆,是马来西亚第一座华人博物馆,超过1200平方米的面积,且设有16个展区收藏近千件藏品,展示了华人先辈飘洋过海、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参与独立建国、艰难创业的历史过程。这些历史证据有力地解释了为何马来西亚长期以来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在该地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这段历史也为两国现代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支队在华人博物馆合影
3.总结
通过对马来西亚两大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的深入考察,队员们对马来西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演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次考察不仅深化了对马来西亚历史的认知,也为理解其现代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马来西亚的战略地位愈发突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的优势,还是人文交流的深厚基础来看,马来西亚在这一跨国合作框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此次博物馆之行使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马来西亚不仅是中国与穆斯林、马来文化的重要枢纽,其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为其在现代国际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加强青年交流,彰显大国活力
1.马中友好协会&马来西亚大专青年协会
2024年7月31日下午,实践支队来到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马中友好协会大厦与马来西亚大专青年协会部分成员开展座谈活动。在此次交流座谈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9位来自马来西亚国立大学的优秀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多个专业领域,包括软件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心理学、工商管理、创业与创新系、电脑科学系、电气与电子工程等。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加强中马青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促进双方文化、学术、科技多个方面的深层次交流,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增添了新的活力,未来两国青年携手共进,必将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精彩的风貌。
▲ 支队成员与马来西亚大专青组织的同学们合影
2.参访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
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APU)是一所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私立大学。APU以其创新教育方法和国际化视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是马来西亚著名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之一。8月1日,支队成员们在启迪之星(马来西亚)跨境部项目经理吕扣的带领下来到坐落于亚太科技园的亚太科技大学校园内,与亚太科技大学的研究与企业部和工程学院教授们进行座谈交流,并在亚太科技大学的同学带领下支队成员参观校园,领略其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 支队成员与APU教授座谈交流
3.清华马来西亚校友会
2024年8月2日下午,实践支队来到启迪之星与北京清华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开展座谈活动。在此次交流座谈中,校友会张宇航副秘书长分享了清华马来西亚校友会的成立、发展历程以及未来愿望和目标。通过圆桌讨论,支队成员与校友不断进行思维碰撞,同学们了解了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一带一路政策下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发展和政策,例如马来西亚华人自己的教育体系,如独中统考等区别于马来人的SPM,两地的青年通过沟通交流进一步加深了马中青年之间的友谊。
▲ 支队成员与马来西亚校友会们进行圆桌讨论
4.总结
通过此次系列交流活动,实践支队深入了解了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创新环境以及中马文化的交融。通过与马来西亚大专青年协会和亚太科技大学师生的座谈交流,支队成员感受到马来西亚在科技与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视野与实力。而在与启迪之星和清华大学马来西亚校友会的互动中,大家不仅深入探讨了中马青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合作与发展,还进一步加深了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和理解。此次活动为未来中马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走进科技企业,加速创新落地
1.参访马来西亚科技创新加速研发部
为进一步了解马来西亚科技发展及落地成果转化的相关情况,8月1日下午,支队成员来到马来西亚科技创新加速研发部(MRANTI)进行参观和交流。通过与MRANTI的东盟创业中心国际合作与外联部负责人座谈交流,同学们看到了MRANTI在科技创新和研发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对其创新加速、研究与开发、合作网络、孵化支持和国际合作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其园区的3D打印实验室和SCUTTLE机器人实验室,了解相关技术平台并切身感受科技产业孵化历程。
▲ 同学们参观马来西亚科技园
2.参访启迪之星(马来西亚)
2024年8月2日,支队成员们参访了启迪之星(马来西亚)。启迪之星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器网络的一部分,在 70 多个城市设有 300 多个地点。启迪之星(马来西亚)基地作为启迪之星在东南亚设立的首个基地。通过“一带一路”政策,启迪之星(马来西亚)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和创业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推动跨国投资和商业合作,协助中国企业落地东南亚或者东南亚企业前进中国。通过座谈交流,支队成员们了解到企业孵化的七个步骤、多个成功孵化的产品以及马来西亚的创新环境、资源优势等,让同学们对马来西亚的企业孵化流程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 支队成员在启迪之星合影
3.总结
通过本次参访交流,支队成员深入了解了马来西亚科技成果的落地产业化过程,感受到了当地在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以及国际合作方面的优势和成就。MRANTI 的创新加速和研发支持平台展示了马来西亚在科技产业推动方面的雄厚实力,而启迪之星(马来西亚)的参访则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理解了企业孵化流程及其成功案例。此次交流不仅拓宽了支队成员的国际视野,也为未来中马两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